基于复合指纹图谱和贝叶斯模型的茅尾海悬浮颗粒物源解析 | |
刘海霞; 李素霞; 刘广龙; 黄凯旋; 杨斌; 苏静君![]() | |
2022-04-19 | |
Source Publication | 中国环境科学
![]() |
ISSN | 1000-6923 |
Volume | 42Issue:6Pages:2844-2851 |
Abstract | 为明确茅尾海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采集了茅尾海流域红树林土壤、堤岸土、河口颗粒物、茅尾海沉积物以及湾外颗粒物等悬浮颗粒物潜在源样品.基于多元统计复合指纹图谱方法,筛选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进而通过贝叶斯混合模型得出五种潜在源对茅尾海悬浮颗粒物的贡献率.结果表明:Mg、Al、Mn、Pb、Fe五种指纹元素可作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累计判别正确率为78%.贝叶斯混合模型结果显示,茅尾海悬浮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河口和湾外输送,贡献率最高达到58.9%和68.6%.其中,靠近河口区域主要受河流汇入影响,其贡献率达到42.2%~58.9%;靠近湾外区域则以湾外颗粒物贡献为主,贡献率达到44.9%~68.6%.各点位的沉积物贡献率均较低,红树林土壤和堤岸土的贡献率都在10%左右.总的来说,由河口汇入和潮汐作用带入的颗粒物是茅尾海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
Department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Keyword | 贝叶斯模型 复合指纹图谱 颗粒物 源解析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7983 |
Collection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 4.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刘海霞,李素霞,刘广龙,等. 基于复合指纹图谱和贝叶斯模型的茅尾海悬浮颗粒物源解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6):2844-2851. |
APA | 刘海霞.,李素霞.,刘广龙.,黄凯旋.,杨斌.,...&侯景耀.(2022).基于复合指纹图谱和贝叶斯模型的茅尾海悬浮颗粒物源解析.中国环境科学,42(6),2844-2851. |
MLA | 刘海霞,et al."基于复合指纹图谱和贝叶斯模型的茅尾海悬浮颗粒物源解析".中国环境科学 42.6(2022):2844-2851. |
Files in This Item: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基于复合指纹图谱和贝叶斯模型的茅尾海悬浮(4595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Application Full Text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