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旱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 |
陈乐![]() ![]() | |
2022-09-18 | |
Source Publication | 生态环境学报
![]() |
ISSN | 1674-5906 |
Volume | 31Issue:9Pages:1909-1918 |
Abstract |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探讨干旱区流域生境质量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对保护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北旱区典型流域——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基于1980—2020年8期土地利用数据、气象站点数据和DEM数据,借助In VEST模型生境质量模块,定量研究了干旱区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复杂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未利用地和草地是玛纳斯河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41.49%和28.54%。(2)耕地持续扩张并侵占草地与未利用地,积雪冰川大面积消融转为裸岩和草地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3)1980—2020年期间,玛纳斯河流域生境质量呈先改善后持续恶化的趋势,生境质量均值减小了0.059。(4)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整体表现为低山区>高山区>绿洲区>荒漠区,生境质量等级以较低为主,占研究区面积的40.36%以上。(5)耕地扩张不断侵占草地和未利用地、积雪冰川大面积融化以及中、高覆盖度草地退化是玛纳斯河流域生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其中耕地扩张侵占草地导致绿洲生境质量大幅度下降。绿洲扩展侵占荒漠以及荒漠—绿洲交错带低覆盖度草地面积的增加是荒漠区生境质量改善主要原因。低山区生境质量变化取决于气候变化导致的中、低覆盖度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化。积雪冰川融化以及高、中覆盖度草地退化是高山区生境质量恶化的首要原因。因此,今后干旱区应坚持适度追求和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响应和开展重大生态恢复及保护工程建设,加强对草地、湿地、林地、高山冰川等生态系统的保护。 |
Department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Keyword | 干旱区 玛纳斯河流域 土地利用 In VEST模型 生境质量 生物多样性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8037 |
Collection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陈乐,卫伟. 西北旱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2022,31(9):1909-1918. |
APA | 陈乐,&卫伟.(2022).西北旱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生态环境学报,31(9),1909-1918. |
MLA | 陈乐,et al."西北旱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生态环境学报 31.9(2022):1909-1918.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西北旱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的时空(3229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