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ES OpenIR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然降雨下黄土丘陵区草灌植物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应
邵奕铭; 高光耀; 刘见波; 傅伯杰
2022-01-08
Source Publication生态学报
ISSN1000-0933
Volume42Issue:1Pages:322-331
Abstract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恢复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植物垂直覆盖结构包括地上冠层、地表枯落物和地下根系,各组分具有不同的水土保持作用,是研究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基本单元。目前,关于植物垂直覆盖结构不同组分对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人工模拟降雨,缺少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植物的垂直覆盖结构对产流、产沙和入渗等多过程影响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典型的草本(须芒草)、半灌木(铁杆蒿)和灌木(绣线菊)为研究对象,每种植物进行三种处理(自然状态、去除枯落物和仅留根系)以及裸地对照,观测2015—2016年降雨事件的产流产沙量和入渗量,分析植物不同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益及其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三种植物均具有较好的减流(45.9%—73.2%)、减沙效益(87.5%—94.6%)和增加入渗作用(4.7%—10.8%),灌木的减流效果(73.2%)显著高于草本(45.9%)和半灌木(63.5%),但三种植物间的减沙效益没有显著性差异。冠层的减流作用最大,贡献率接近一半(48%—50%),草本枯落物的减流贡献率与根系基本一致,而半灌木和灌木枯落物的减流贡献率略高于根系。冠层、枯落物和根系的减沙贡献率基本一致(36%、30%和34%),相对而言,草本的根系对控制侵蚀具有更大作用,减沙贡献率达到39%,而半灌木和灌木的冠层减沙贡献率要略高于枯落物和根系。本研究表明,冠层是减流的重要因子,而冠层、枯落物和根系在减沙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植物垂直覆盖结构各组分在不同植物间减流减沙能力的差异主要与植物功能性状有关。上述结果将为黄土丘陵区坡面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Department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Keyword自然降雨 垂直覆盖结构 产流产沙 入渗 黄土丘陵区
Document Type期刊论文
Identifier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8059
Collection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Affiliation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4.天津师范大学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邵奕铭,高光耀,刘见波,等. 自然降雨下黄土丘陵区草灌植物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应[J]. 生态学报,2022,42(1):322-331.
APA 邵奕铭,高光耀,刘见波,&傅伯杰.(2022).自然降雨下黄土丘陵区草灌植物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应.生态学报,42(1),322-331.
MLA 邵奕铭,et al."自然降雨下黄土丘陵区草灌植物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应".生态学报 42.1(2022):322-331.
Files in This Item: Download All
File Name/Size DocType Version Access License
自然降雨下黄土丘陵区草灌植物垂直覆盖结构(2624KB)期刊论文出版稿开放获取CC BY-NC-SAView Download
Related Services
Recommend this item
Bookmark
Usage statistics
Export to Endnote
Google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Google Scholar
[邵奕铭]'s Articles
[高光耀]'s Articles
[刘见波]'s Articles
Baidu academic
Similar articles in Baidu academic
[邵奕铭]'s Articles
[高光耀]'s Articles
[刘见波]'s Articles
Bing Scholar
Similar articles in Bing Scholar
[邵奕铭]'s Articles
[高光耀]'s Articles
[刘见波]'s Articles
Terms of Use
No data!
Social Bookmark/Share
File name: 自然降雨下黄土丘陵区草灌植物垂直覆盖结构的减流减沙效应.pdf
Format: Adobe PDF
All comments (0)
No comment.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