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底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规律 | |
刘明; 李霖昱; 胡爱彬; 张伟军; 王东升; 孙祥; 黄佳音; 陈益人 | |
2022-09-30 | |
Source Publication | 安全与环境工程
![]() |
ISSN | 1671-1556 |
Volume | 29Issue:5Pages:155-163 |
Abstract | 为探究湖泊底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组成和转化规律,采用紫外、荧光光谱并结合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技术,对不同堆肥时间的底泥中DOM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光谱学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底泥样品中DOM的含共轭苯环结构和显色基团的组分含量均在增加,含有不饱和结构的组分中π→π~*跃迁更为活跃;底泥样品中DOM的腐殖化指数(HIX)不断增大,氢碳比减少,平均芳香性指数增大,由此说明堆肥底泥中DOM的芳构化程度和腐殖化程度提高;底泥样品中DOM的荧光指数(FI)在0.7~0.9之间,生物源指数(BIX)在0.7~1.0之间,表明其来源受微生物活动的影响显著;此外,底泥样品中蛋白类物质被分解转化为腐殖酸和富里酸类物质,且富里酸类物质成为DOM中的主要部分;FT-ICR MS则从分子层面说明堆肥底泥中DOM的脂肪族/蛋白质类化合物会向木质素/富羧基脂环分子类化合物转变。 |
Department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Keyword | 湖泊底泥 溶解性有机物(DOM) 好氧堆肥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FT-ICR MS |
Document Type | 期刊论文 |
Identifier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8131 |
Collection |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Affiliation |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流域环境水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江苏扬农锦湖化工有限公司 5.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刘明,李霖昱,胡爱彬,等. 湖泊底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规律[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22,29(5):155-163. |
APA | 刘明.,李霖昱.,胡爱彬.,张伟军.,王东升.,...&陈益人.(2022).湖泊底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规律.安全与环境工程,29(5),155-163. |
MLA | 刘明,et al."湖泊底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规律".安全与环境工程 29.5(2022):155-163. |
Files in This Item: | Download All | |||||
File Name/Size | DocType | Version | Access | License | ||
湖泊底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的转化(15002KB) | 期刊论文 | 出版稿 | 开放获取 | CC BY-NC-SA | View Download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